阅读历史 |

第六十二章 士族才是传播农技的主要渠道(1 / 2)

加入书签

这些士族子弟早就知道丁宽擅长农学,弄出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丁庄的很多产品都已经通过与东海糜氏、襄阳蔡氏的合作买到了中原和荆州。

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各种酒类、植物油、茶叶、糖、瓷器以及棉制品,这些在这个时代都属于奢侈品,而且基本不存在保质期太短的问题。

这次到了陵阳,又就见到了更多新奇东西,这些之前没有贩售到其他州郡的,要么是价值不高的实用器具,要么就是容易腐败,难以输出的口腹之物。

丁宽的农书和几本算学书,已经刊印有一段时间了,随着丁宽名声的抬升,各地的士族大都买了来看看。既然要结好丁宽,要是连他撰写的书都没看过,谈话间就很容易尴尬,甚至无意之间得罪了人。

这些亲自来了陵阳的嫡脉主支,大多是以经学为主修,对于农学和算学,只是稍有涉猎,真正深入去读的并不多,也就是草草浏览一遍,知道里面大概写了什么。

这次来到丁宽的老家陵阳,看到了陵阳的意外繁华,见到了诸多新奇事物。也很快了解到陵阳近十年的快速发展,都是丁宽在背后推动。这下他们算是真正见识了农书的价值。

大汉的繁华城市,也同时都是权贵、大族的聚集之所,可以说很多的城市就是在围绕这些权贵、大族在运转,几乎整个城市的底层贫民,都是权贵、大族的附庸。

但陵阳真的不同,这个城市只有丁家一个大族,虽然确实有很多人附庸在丁家的产业上生活,但这些附庸者自己,却几乎已经成了这个城市繁荣的主体。

推动这个城市运转的并不是豪富,而是那些普通的社会底层,自耕农、各种工匠、甚至丁家的徒附。这些从集市上的货物品种和购买者的衣着打扮就看的出。

集市上销售的大多是各种实用器具、农具、家拾、到狗仔、猪仔、鸡苗、鸭苗,大部分都是给农人、工匠和普通百姓用的。

整个集市全天的交易额加在一起,恐怕都未必有一百万钱,对于这些士族子弟而言,这可能都不够买他们身上的一件上好配饰。

那些新鲜的吃食,味道是真的好,但价格反而都不贵,他们随手丢出点零用钱,就够把身边的伴当全部吃到撑。

喜欢口腹之欲的,就经常光临那些看起来有些简陋的食肆,还边吃边感叹,要是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也有这么多美食就好了。

也有很多人,买了很多的实用器皿,准备运回去,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别的城市买不到。

很快,就有人起了招些工匠、厨子回去的打算,仔细一打问,发现很多技术的源头都在丁庄,甚至很多东西就在农书里面记载着,丁庄也从不对这些技术进行保密,想学都可以去学。

这下,很多士族弟子的心思彻底活跃起来,开始与朱治等负责接待陪同的人更深入的交流,提出想派族中的子弟过来,学习这些技术。

朱治等人早得了丁宽的吩咐,对这种要求来者不拒,全都答应下来。

这些所谓的技术实用价值很高,但商业价值并不大,因此传播的很是缓慢,有这些士族主动派人来学习,会极大的加速这些基本技术的传播。

丁宽想要争霸,走的就是强国富民的王道之路,陵阳这个小县城,不过是他的一块小实验田而已。王道之路的根本是什么?是提高生产能力,提高整个社会劳动产出,而绝对不是靠提高对社会产出的占有比率。

想要提高社会整体的劳动产出,绝不是靠丁家一家一户掌握先进技术,通过垄断技术和商业渠道能够达成的,必须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生产之中,聚沙成塔,才可能实现。

十年之功,陵阳县城的日渐繁华,证明丁宽要走的道路是可行的。未来的丁宽需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增长方式,向其他地方推广出去,并用武力保障这种发展成果,不被其他人占有、攫取。

这些其他人,既包括那些穷兵黩武的称霸诸侯,也有恨不得挂地三尺的贪官污吏,更包括那些掌握了大量土地的地主豪强、垄断了社会管理知识的士家大族。

诸侯需要用武力去征服,这个过程可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贪官污吏需要建立严格的体系去监察,这个就不是多少年的问题了,只要有官,就一定有贪官,是无法彻底根除的,但至少要让他们不敢明目张胆。

至于地主豪强、士家大族,那就不是单纯靠武力或者政府强权能够解决的。这些地主豪强、士家大族,本就是资本积累、知识积累过程中的自然产物,只能是通过不断博弈,与这两个群体达成动态的平衡。

来到陵阳的士族子弟很多,大部分都只注意到了这个城市的新奇之处。但这些士族子弟中也不乏真正的精英,透过这些表面新奇,察觉到陵阳的发展模式,与大汉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就找到丁宽就社会民生、国家治理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这批人才是丁宽所最希望深入交往的,未来丁宽一旦占有了足够大的地盘,拥有了足够的权力,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