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0章 中吴会战(十三)(1 / 2)

加入书签

如今的镇南关,历经战火,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城市破烂不堪,百业凋蔽不兴。 5万名金鹰将士渡过莽江,左右前进不得,只好暂时驻扎在镇南关内。 金鹰十万王来到镇南关,心情颇为沉重。 “原本想突出奇兵莽南,扰乱三关军的后方,切断三关军的补给线。 却不想如今四面受困,十面埋伏,自己带的5万大军被困在了一个大大的瓮中。” 金鹰十万王无计可施,无路可走,心中郁闷,遂放飞信鸽,告之大祭司如今大军之现状,请求派遣船只渡过莽江,迎接大军撤回。 金鹰十万王叫来几位金鹰将领,共谋对策。 众人也是无计可施,遂借酒销愁。 “报——十万王大人,粮仓着火了!” 金鹰十万王正与众将领喝酒,听说粮仓着火,心中大惊,急忙飞身向粮仓飞来。 飞至粮仓,只见大火熊熊,火光冲天,许多将士正手提木桶,舀水救火。 金鹰十万王正欲上前,却见对方一团黄光飞来,疾若流星,正朝自己砸来。 “百万皇?!” 金鹰十万王心中大惊,撒腿就跑。 过不多时,只见前方又升起一道红光,原来是一名十万王。 金鹰十万王大喝一声,身绽红光,冲向前方的三关军十万王。 两团红光相撞,奎烁被撞得倒飞而出,而金鹰十万王却只后退了三步。 奎烁仅仅打通了十二条经脉,而这名金鹰十万王乃是雪神山的百万皇,打通二十条经脉。 二人的真气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守道信见状,生怕奎烁有所闪失,遂大喊一声,再次身绽黄光,速度加快,手中长刀扔出。 奎烁也是三关军的老人了,与云生的关系相当密切,守道信宁可让金鹰十万王逃脱,也不愿见到奎烁受伤。 若是奎烁真有什么闪失,那他可真是向云生交待不起。 长刀如箭矢飞来,金鹰十万王转身挥刀相挡,速度一缓。 守道信再次大喊一声,身绽黄光,领域施展。 顿时金鹰十万王如陷泥沼,动弹不得。 金鹰十万王心惊,也是大喊一声,身绽红光,冲破守道信的领域。 可惜金鹰十万王旧力刚去,新力未生,奎烁又身绽红光撞来。 又是“嘭”的一声,二人相撞,奎烁同时与金鹰十万王倒退十步。 金鹰十万王倒退,正向守道信的方向而来。 守道信心中大喜,于是身展黄光,撞向金鹰十万王。 又是“嘭”的一声,金鹰十万王还未还得及再提真气,再绽红光,便被守道信撞得粉身碎骨,血肉横飞。 镇南关内,金鹰粮仓,大火依然熊熊,浓烟滚滚,大半个天空被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城中的金鹰将士和居民被漫天的浓烟呛得喘不过气来,纷纷向城外跑去。 大火燃烧了整整一夜,至次日天明时分,这才慢慢减小。 第二日清晨,众将士醒来,只见满地尽是纸片。 “洪莽的兄弟们,金鹰十万王已被我三关军百万皇斩杀。你们的粮仓已被我们烧毁。 三关军的宗旨是驱逐鞑虏,复我河山,造福亿万洪莽百姓。 洪莽人不杀洪莽人,只要你们放下武器,走出城池,向东方而去,我们保证不杀害你们,我们保证在战争结束之后,让你们与父母妻小团圆。 三关军。” 众人看罢,心中犹豫不决,既想投降三关军,又怕金鹰诛杀他们的九族。 金鹰王国的将领见后,派出人员,收集传单。 “传令众人,但凡敢有走出镇南关者,杀无赦,诛连九族!” 金鹰将领骑着战马,四处奔波,大声吆喝,威逼利诱着众洪莽将士。 在金鹰将领的威胁之下,镇南关内的金鹰将士们并没有走出镇南关, 两团光团,一黄一红,悬立在镇南关的上空,与太阳齐辉。 众金鹰将士抬头看去,心中既是好奇,也是害怕。 “那黄色的光芒之人是百万皇,那红色的光芒之人是十万王。”一名年长的洪莽将士向一名年轻的洪莽将士解说道。 “哥哥,你说那百万皇能不能将我们全部杀光?”年轻的洪莽将士问道。 那年长的洪莽将士道:“那可是高高在上的百万皇!百万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就是一个人能够抵挡100万大军,所以叫做百万皇。” 年轻的洪莽将士惊讶地说道:“哥哥,你是说那百万皇可以一个人杀完100万大军?” 年长的洪莽将士道:“那当然了!” 那年轻的洪莽将士道:“我们只有5万大军,那岂不是百万皇半个时辰便能将我们能全部杀光?” 那年长的想了想,遂点了点头,说道:“应该是这样的。” 守道信与奎烁二人悬立空中,见并无洪莽将士走出镇南关,不过二人心中并不着急。 他们二人有的是时间,有的是耐心。 此时,龙川三营的3000名骑兵和3.4万步兵以及后勤装备保障军1万名骑兵和2万名步兵已经越过溢香河,正向镇南关方向而来。 一天一夜,5万名金鹰将士并没有走出镇南关,不过此时的他们也不好受。 军粮被烧,整整一天一夜,将士们都没有吃没有喝,一些性格顽劣之人,则开始抢劫百姓,生火做饭。 一时之间,整个镇南关内乱哄哄一片,鸡飞狗跳,百姓哭喊连片。 夜晚过后,再次迎来朝阳,镇南关内的金鹰将士起床,又见随处可见的纸片。 “洪莽的将士们,如今我们三关军已经调集了10万大军,从四面包围而来。 洪莽人不杀洪莽人,若是你们还自认为是洪莽人,你们现在便走出镇南关。 我给你们三天考虑的时间,如果三天时间之内,你们还不能走出镇南关,那么我们便认为:你们已经背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