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7. 第十八章 僵持的日常(1 / 3)

加入书签

比起曹爽脆弱的自尊心, 东阿侯曹植现下的处境更令人同情一些。

那场动乱只过去了十余年, 因而邺城的士人百姓仍记忆清晰,并且在这些年的日子里,不断耳口相传,衍生出了许多的新版本。

曹丕和曹植这两个儿子中, 魏武王更疼爱哪一个, 更属意哪一个,在征伐汉中之前, 更希望立哪一个为自己的继承人,这已经是无从知晓的事情。

但在酒坊之中,田间茅舍之内, 甚至是世家大族的屋檐下, 大家总会将这两位曹家的年轻人做个比较。考虑到曹子建词彩华茂,粲溢今古, 堪称天下独一无二的才高八斗之人,又考虑到这样文采风流的仙才竟然在争权夺势的战争中失败了, 大家便尤其的同情他。

在那场邺城血战之中, 曹丕与司马懿、吴质陈群等诛杀了丁仪丁廙兄弟,夷了弘农杨家近半数的人, 手段之酷烈, 令许多人不寒而栗。那些血腥的画面在士人百姓的记忆里不断发酵, 每发酵一分, 曹丕的形象便可怖了一分,而东阿侯的形象亦可爱可怜了一分。

有些世故的人分析道, 曹丕之所以下如此狠手,皆因魏武王属意曹植,看破了他这些年来不断陷害自己幼弟的手段, 因此曹丕才会不择手段,玉石俱焚;

有些热衷阴私事的又会说,曹丕之所以下如此狠手,是因为曹植与甄氏有如何如何的情愫,说不得连曹叡的血统也十分微妙了起来;

还有些更离谱的说法,声称魏武王亦是被自己这个逆子所弑,至于曹操在军中自有亲卫层层护卫,曹丕如何下得了手,这又是邺城百姓毫不关心的事了。

毋庸置疑,曹丕夺得了王位之后,百般苛待自己这个亲弟弟,甚至数次想要陷他于死地,七步诗便是最好的证明。

可怜上天庇佑,令东阿侯平安无恙,活到现在,而夺了幼弟王位的兄长却作了短命鬼这是否是一种暗示呢

那位沉默而的魏文王已经入土为安,不能再开口为自己分辨。

但他留下的臣子还强撑着一口气,并未入土为安,而且有格外顽强的斗志来面对这个早有预料的场面。

自从魏王亲征洛阳开始,这些流言便甚嚣尘上,明是谤曹丕无人君之命,暗里却是在质疑曹叡作为魏王的法统如果父亲的王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做儿子自然也没资格继承这个王位。

谁有资格自然是“超山越海,龙骥所不敢追”的东阿侯曹植了兄终弟及,有何不可

当然不可

陈群冷冷地想,文王虽提防自己这位弟弟,却给了东阿侯封邑两千五白户,曹叡继位后,又赠邑五百,哪里称得上百般苛待

饶是如此,恐怕东阿侯仍未死心,否则这些流言又从何而来

文王尸骨未寒,兄弟阋墙之事便又要重演。

“纵有这些流言,司空亦不该迁怒于东阿侯。”

这话说得极是刺耳,令陈群大为不快,“我如何便是迁怒了”

“司空派金吾卫押送东阿侯进城,全城士人百姓皆是亲见。”

“眼下蜀魏之战迫在眉睫,魏王亲征洛阳,我这也是为东阿侯着想,才派了一班金吾卫护送他。”

那么,燕侯曹宇也一同入邺城,同为曹操之子,为何这一位宗室却没有金吾卫护送呢

这样的场面落在邺城士人百姓的眼里,会作何解

更重要的是,落在曹家宗室眼里,又作何解

陈群已经老了。

当一个人身体为岁月所改变时,心性也会随之改变。

有些年轻时倨傲暴躁之人,年老时会变得心平气和。

反之有些盛年时机敏而知变通的人,年老时却会变得固执。

徐庶看了一眼这位面色阴沉的老人,并未继续劝解下去。

这位魏国的大司空心志依旧坚如金石,手腕也依旧果决老练,但他的性格已经不适合现下魏国的朝堂了。

东阿侯入邺城后,虽居于魏王赏赐的府邸内,却有陈群调拨的卫士层层把守,出入皆须录于简,其中深意令人不寒而栗,甚至连燕侯曹宇都为之瑟瑟,入城后便谨言慎行,深居简出,不敢行差踏错一步。

城中亦有传言,据说魏王临行前交予大司空生杀予夺之权这种权力是针对谁的,结合东阿侯眼下的境况,岂非不言而喻

徐庶端起了一盏酒,饮了一口。

司空府布置古雅而不奢靡,但所用皆为天下珍品,一盏浊酒亦能沁人心脾。

因此纯为浊酒而来,徐庶倒也并不反感,但他喝了人家的酒,原本是想要好心劝诫几句的。

近日里种种传闻,未必是曹植令人散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