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8章 刘璋咬钩(1 / 3)

加入书签

刘备被法正、庞统层层裹挟,被迫做出随时迎击的调度。他也听取了诸葛瑾的权宜之计,为了更好的保密,对即将可能爆发的战事,采取了“调将不调兵”的策略。

在后续一个月之内,从荆、扬等地调度精干的部将低调入川,确保必须按时到位,以备不虞。

这个决策做得还算隐蔽,所以除了被调动的将领、以及他们周边的人之外。其他不相干的本阵营文武官员,大多不知道这事儿。

当然,高层、尤其是刘备身边的人,多半还是知道的。在执行这个命令时,具体负责调度工作的徐庶,就借机向刘备劝谏了几句:

“主公,属下不敢质疑司徒的建议,从天下的大局战略上来说,为了突然性和欺骗性,调将不调兵也确实是最稳妥的。但是,如此施为,到了临战之时,也容易导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力肯定会有所折损……”

刘备也是打了二十多年仗的,当然能立刻领会到徐庶的担忧,也承认他说得对:“道理自然是如此的,这一点,子瑜岂会没想到?他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依然觉得调了总比不调好。而且,这一点也不是不可以另想它法改善……”

刘备说着,就把那天诸葛瑾跟他推演时,想到的额外几個点,跟徐庶复盘了一下。

对于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问题,诸葛瑾的解决方案,用几句话概括,那就是“调度将领时,不要调级别太高的,调来后只作为先锋斗将使用即可。如果真需要调少量级别高的,那就作为出谋划策的参军使用”。

也正是因为这个考虑,所以诸葛瑾才建议刘备此番主要多用当初灭江东孙策时招收的那些降将打水战——诸葛瑾考虑到的并不是历史上那些江东武将水战强,更是因为他们来投刘备来得晚,级别低,所以哪怕当成先锋斗将丢出去,少带点兵,对方也不会有怨言。

如果是已经身居高位的元从老将,或者其他投靠得更早的,让他们脱离自己的部队,孤身或是只带亲卫队入川,他们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毕竟对于那些人而言,他们的能力是跟自己带的部队绑定的。是因为上下一心,配合多年,战斗力才强,不是把将领空降过去就能凭空提升战力的。

徐庶听说这些问题司徒早就已经想到了,也是叹服不已,同时对于具体如何办事儿,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主公和司徒都知道将不知兵的坏处了,那就更要加急催促被调诸将尽快赶路,疾行入川。

因为只有到得越早,他们才有更多的时间熟悉部队,磨合人事。如果真到了临战才到,那也就只能当当参军,不可能亲自带兵了。

被召集的诸将,也领会了这层意思,自然是快马加鞭往蜀中赶。

好在这种不用大部队同行的赶路,本就比较快。武将们普遍身体素质好,又可以换马,平均日行二百余里不是问题。

最后花了大半个月,纷纷从各地赶到江州、梓潼。然后再抓紧时间磨合部队,熟悉情况,一派外松内紧的热火朝天备战之状。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刘备军做出决策、调度诸将、磨合部队备战的同时。

广汉郡的涪城这边,法正也在这一个半月里,有条不紊地忙了几件事情。

其中优先级最高,也必须首先办成的,自然是对刘璋的忽悠和劝说。

法正很清楚,忽悠不能光靠空口白舌地忽悠,你首先得造势,得营造“刘备军可能面临多线作战”的危机感。

所以从八月下旬开始,也就是他刚回涪城后不久,法正就帮着庞统散播流言,渲染局势。

这事儿具体由孟达负责,前后花了三四天,就把消息散出去了。又过数日,距离初次散播后七八天,流言便首次传回了成都——涪城距离成都还有三四百里,涪城出现谣言后仅仅四天,就扩散到成都,这效率已经算非常可以了。

要不是涪城背后的绵竹,也能被法正所兼管,孟达几乎能在涪城、绵竹前后脚同时发动的话,正常情况下绝对不可能做到扩散得那么快。

确认消息散出去后,孟达立刻回来找法正,汇报了相关情况,然后请示下一步的举动:

“孝直!流言都散出去了,我确认已经流传到了成都街头!下一步我们怎么办?要不要向主公上奏,提示主公注意此事?”

法正却一改此前的积极,非常老练地给孟达踩了一下刹车:“然后?然后当然是继续静观其变了,我们不急。”

“静观其变?不急?”孟达被这一转折,搞得有点措手不及。

因为前几天,法正交代他上一阶段任务时,明明是很急的,要他尽快完成。怎么几天就变卦了呢?

法正见孟达还没反应过来,也是随手拍了拍他肩膀,提点道:“没错,就是静观其变。子敬你想想,流言才刚刚在成都出现,如果我们就表现得那么积极,主公会怎么想?

主公身边,想要为主公计较利益、从太尉那儿多要回来一些条件、多压压价的谋士,大有人在!这时候不缺我一个。王累、郑度,哪个不指望帮主公捞回些好处,换取更多的升迁机会?”

注:孟达字“子度”是正式投刘备之后改的,原字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