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5章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2 / 4)

加入书签

“刘备对法正的分析深以为然,于是留下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

“亲自率领万余人逆江西进,前往益州。”

“刘备率军抵达涪城,刘璋亲自率领部众前往迎接。”

“刘璋资助刘备粮草辎重,让他率兵进攻汉中张鲁。”

“建安十七年,刘备的军队驻扎在广元,收揽人心。”

“恰逢曹操率大军进攻孙权,孙权求助刘备,刘备向刘璋请求资助兵马粮草。”

“刘璋没有满足,刘备于是率军进攻刘璋。”

李世民:法正不忠不义,可谓罪臣,但刘璋也实在是愚蠢。

不管刘璋有多么愚蠢,但法正背叛旧主却是不争的事实。

法正出使刘备之后,回来成都就和张松密谋要投靠刘备。

要知道,当时刘璋控制下的益州最聪明的两个人就是法正和张松。

这两人要是不忠,那刘璋的末日就不远了。

而在法正和张松决定投奔刘备之后,就打算把益州当作投靠刘备的诚意。

在这两人的努力之下,益州和荆州的关系已经好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是卖主计划还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后来时机终于来了,曹操宣布西征汉中,借道关中去打张鲁。

曹操派出精兵强将,不仅让关中害怕,让千里之外的益州也感受到了震动。

如果曹操攻下汉中,以汉中做跳板,随手挥师南下就能把益州也灭了。

如果曹操收编了张鲁的力量,那后果更不堪设想。

刘璋急的直冒汗,法正心里则是乐开了花,期盼已久的机会终于到了。

于是张松忽悠刘璋,可以请刘备这个外援一起对抗曹操。

刘备和刘璋同属于汉室宗亲,而且那时益州和荆州关系还不错。

在法正和张松两人天花乱坠的花言巧语之下,刘璋稀里糊涂的就答应了。

而法正带着四千人去荆州请刘备,一见面就直截了当的投奔刘备。

话里话外,都是要把益州送给刘备,以便作为刘备的基业,最终成就霸业。

法正的一番话把刘备说的是怦然心动,更何况益州土壤肥沃资源丰厚,于是乎就下定了决心要夺取蜀。

在刘璋的热烈欢迎下,刘备带兵来到益州。

真实的目的是借着攻打张鲁的旗号,吃掉益州地盘。

成功进入益州的大门之后,刘备沿途还收了不少好处。

以刘备当时的实力来说,反攻益州的实力已经是有的了。

但刘备平生行事最为稳妥,喜欢搞以德服人。

况且刘璋如此热情好客,大大出乎刘备的意料,搞得刘备都不好意思对刘璋下手了。

后来刘备借着刘璋给予的军事物资作为基础,稳扎稳打,由北向南一步一步的直取成都。

之后曹操率大军进攻孙,孙权向刘备呼救。

刘备打算先回荆州一趟,临走之际顺便找刘璋讨点兵力和物资。

刘璋请刘备过来就是为了对抗曹操的,现在刘备要落荒而逃,还要狮子大张口。

这一番操作让刘璋有点明白过来自己引狼入室被骗了,于是和刘备撕破脸。

“刘备诱斩刘璋的部将杨怀和高沛,进占涪城。”

“刘璋的部下郑度向他建议,刘备孤军深入,兵力不满万人,手下的人还未真心拥护他,军队完全没有粮草辎重,只是凭借田野之中的谷物作为军粮。”

“如今之计,不如坚壁清野,将巴西、梓潼两郡的百姓全部迁到涪水以西地带。”

“然后烧毁当地粮仓和田野之中的庄稼,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刘备的军队前来,不与他作战。”

“长久下去,刘备的军队缺乏粮草,不出一百天自然就会撤退。”

“到时再以大军追击,必然能够擒获刘备。”

“刘备听说了郑度的计策,很是担心。”

“询问法正如果刘璋果真如此,应该怎么办。”

“法正表示刘璋一定不会采用郑度的计策,无需担心。”

“果然如法正预料的一样,刘璋向属下表示抵御敌人是为了安定百姓,岂能迁居百姓以躲避敌人。”

“刘璋于是罢黜郑度,不采纳他的计策。”

“建安十八年,刘备率军包围广汉。”

“法正写信给刘璋,向他分析形势。”

“如今益州巴东郡、广汉郡、犍为郡都被刘备占领,巴西郡也即将被攻破。”

“刘璋所能倚仗的只剩下蜀郡,如果刘璋不投降,蜀郡的百姓也将遭受战乱之苦。”

“此时,刘璋仅剩下广汉城和成都两座城池,能抵抗刘备的进攻。”

“在此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如审时度势趁早投降,以安百姓,以保后嗣。”

“刘璋深思熟虑之后,并没有回信。”

“建安十九年,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溯江而上,攻占巴郡。”

“同年夏天,刘备攻破广汉城,与诸葛亮、张飞等人合兵一处,兵临成都城下。”

“刘备围城数十天,刘璋投降,刘备占据益州。”

曹操:我收揽天下聪明而有才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